《骆驼祥子》里,虎妞各种“精明会算账”:能攒私房钱,买车讲价,连小福子借住都要收房租,分明是个会过日子的高手。结果四爷一走,她不但没有更谨慎小心花钱,反而突然开启“及时行乐”模式,几百块积蓄几乎全花在吃喝上。这转变也太大了吧? 于是,我让 ChatGPT 生成了一场辩论。 正方: 虎妞前半本书一直是个精明能干、会算计过日子的人。她能攒私房钱,买车讲价,甚至连小福子借住都要收钱,这种人怎么可能一夜之间把几百块钱全花光?现实里遇到家庭变故,多数人反而会更省,更想尽办法熬下去。她的转变太突然、太极端,和她之前的性格完全对不上。 反方: 我觉得虎妞的转变完全正常。她的精明和算计,其实都是有希望、有目标时的表现。四爷一走,家彻底垮了,所有退路都没了。你让她再攒、再省,可她根本看不到未来了。这种绝望下,心理崩溃很常见。人一旦觉得努力没意义,就很容易自暴自弃,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是人的本能反应。 正方: 但就算再绝望,也不至于这样吧?现实生活里,遇到大变故的人多了,真的像虎妞这样彻底“破罐子破摔”的比例很低。特别是像她这样精于算计的,反而更不容易放弃。文学可以夸张,但把人物写得这么突然,难免让人觉得出戏。 反方: 你说的没错,现实中可能没那么普遍,但极端情况下这种心理其实真的存在。比如,有的人查出绝症、遭遇重大事故后,也会一夜之间改变消费方式,甚至把积蓄全花掉。虎妞的行为夸张,但不是没有现实基础。再说,文学就要放大极端,让读者感受人物的绝望和无助,这也是塑造人物复杂性的手法。 正方: 可那毕竟是极少数,普通人不会这样。文学要有典型性,也不能违背生活常识。虎妞这么写,容易让人觉得人物不真实,反而削弱了小说的说服力。 反方: 但正是因为她这样极端,才更能表现出旧社会对人的摧残。她从精明到崩溃,是社会压迫和命运打击下的真实反应。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,但虎妞的崩溃,正好让我们看到人在绝望里有多脆弱、多无力,这其实很有震撼力。 个人结论:这一切都是因为祥子倒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