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儿的作文《我学会了把床变成云朵》,讲述自己如何克服恐惧独自睡觉。但老师要求重写,理由是不能写想象的东西。我非常生气,让豆包生成了新作文《我学会了不胡思乱想》。无奈女儿不敢抄去交老师,只好保留在此。
我学会了不胡思乱想
从前的我,总爱陷在 “胡思乱想” 里。写数学作业时,盯着 “1+1=2”,脑海里却突然冒出 “如果数字会跳舞,1 和 2 能跳出什么样的华尔兹”;就连背诵古诗,读到 “床前明月光”,也要琢磨嫦娥姐姐的月宫有没有装霓虹灯。妈妈总说我 “魂不守舍”,老师也在作业本上批注 “心思要放在实处”。
最让我懊恼的是那次作文课。老师让写学会的本领,我满心欢喜地写下《我学会了把床变成云朵》,仔细描绘着月光如何织成柔软的被褥,枕头怎样鼓起蓬松的云团。可发回的作文本上,鲜红的 “不符合要求” 刺得我眼眶发烫,老师说作文要写真实发生的事,不能靠想象胡编乱造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试着改变。写观察日记时,我不再幻想蚂蚁举着树叶划船,而是认真记录它们搬运面包屑的路线;上手工课做风筝,也不再琢磨风筝会不会载着我飞向彩虹,而是专注地调整骨架的角度。慢慢地,作业本上的红叉少了,老师的表扬多了,连妈妈都笑着说我 “稳重了”。
但每当夜深人静,我躺在床上,月光依旧温柔地洒在窗台。偶尔,我还是会想起那个把床变成云朵的夜晚,想起自己在想象中自由翱翔的快乐。或许,“不胡思乱想” 确实能让我写出规范的作文,得到漂亮的分数,可那些被藏进角落的奇妙幻想,就像被装进玻璃瓶的萤火虫,虽然发着微弱的光,却始终在提醒我:有些天马行空的思绪,本就是童年最珍贵的礼物。
评论